御宅书屋 - 其他小说 - 第一氏族在线阅读 - 章九五零 势如破竹(6)

章九五零 势如破竹(6)

    黄远岱倏忽一怔。

    类似的话他刚刚才跟杨禄丞说过,只不过他说这些话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强势,弹压对方的嚣张气焰,却不曾想赵宁现在说了同样的话,而且意思跟他完全不同。

    赵宁是真的不接受杨氏请和。

    见黄远岱有些不明其意,赵宁眉宇凌厉地道:“此番大好战机摆在眼前,若是放了这几十万吴军全部回去,那么来日我们南下灭吴时,这些人便会给我们增添莫大阻力。

    “要知道这些可都是经历过血火战场的老卒,到时候他们养精蓄锐完毕,以逸待劳战力鼎盛,会给我们的攻城将士造成多大伤亡?

    “今日灭了他们,来日南伐便会轻松得多,今日多消减一名吴军老卒,来日我反抗军将士便能多一人存活!

    “要是此番灭掉的吴军足够多,打得吴国国力虚弱,那么我们在对付魏氏之时,也不用担心他们在旁掣肘,给我们制造大的威胁,这对我们逐个击破杨氏、魏氏有大益。”

    听完赵宁这番长远考量,黄远岱心悦臣服,心花怒放。

    其实他并不是想不到这些问题,作为大晋第一谋士,黄远岱有足够的智慧与阅历,虽说不可避免百密一疏,但在大问题上却不会显得智谋眼界不足。

    只是,他前不久还在担心赵宁即将成就天人境,怕是对人世间的事少了思虑,故而这几天面对军务亦或是跟赵宁交流时,总是有意无意让对方多多筹谋多多cao心,把自己表现得迟钝一些。

    如今看来,却是他自个儿多虑了。

    黄远岱暗忖:“殿下即便是成就天人境,只怕也会跟其他天人境不一样......这是必然的,古往今来有哪个君王、统帅主持过革新战争这样的大业?”

    心中想着,黄远岱嘴上说道:“殿下不愧是皇朝储君、三军统帅,一目千里,我到底只是一介谋士,心胸不如殿下大,双眼看得不如殿下远,只能辅佐殿下而不能离了殿下......”

    要不是黄远岱在说这些话的时候,脸上挂着明显的不正经笑容,赵宁非得起鸡皮疙瘩不可。

    知道黄远岱是在担心自己天人境的问题,赵宁也没有深究。

    别人不知道他自己却很清楚,无论成不成天人境何时成天人境,天下的百姓福祉、平民尊严等等公平正义的核心都是他的根,无论他再怎么清心寡欲,都不可能抛弃这份革新大业。

    “先生认为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做?”为了少听黄远岱说些不着边际的话,赵宁把话题拉回了正轨。

    黄远岱笑容一收眉宇一肃,霎时间眼中杀气凛然:“既然杨延广想要靠和谈来给吴军南撤争取空档,那么我们不妨将计就计,为自己谋求更多诛除吴军的时间!

    “表面议和,麻痹杨氏,实际加快行动,令精锐隐蔽行动,在吴军撤往淮河的几条大道上设下生死埋伏!”

    赵宁微微一笑:“先生此言,深得我心。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晋军已经攻下蔡、颍等州,如今又占了符离,淮河四镇有两个都在自己控制范围内,如果说能够从这两个渡口南渡,进入淮南江北的江淮地区,那就有很多用兵天地,甚至可能把吴军堵死在淮河中。

    然而实际情况是并不能这样。

    淮河将天下分作南北,自古南北之争都以淮河一带为重要战场,故而不仅北方(中原)在淮河布置有重镇,南方在淮河亦有坚城,这就形成了四大渡口两边,亦或是两边附近都有雄城的情况。

    晋军说是掌握了四大渡口的两个,其实只是淮河北岸的两个,可以用来抵御淮南兵马渡河北上,却不能凭此渡过淮河畅通无阻地南下,一旦渡河,就必须要面对南岸重镇。

    因是之故,赵宁与黄远岱等人攻灭吴军的战场布置,基本只涉及淮北而不考虑向淮南用兵。

    走出符离城城门,杨禄丞蓦然回首,看着甲士林立的城头,眼中饱含愤怒与屈辱,屁股好似还在隐隐作痛,心里难受得厉害。

    黄远岱吩咐人为他们疗伤招待他们饭食,他们当然是一律拒绝,并暗暗发誓日后一定要找回尊严。

    眼下只是半日过去,靠着杨禄丞兜里的丹药,众人的伤势都已稳定下来,可以赶路了,便一刻都不想在符离逗留。

    想到此行任务没有完成,回去之后必定要受杨延广责难,杨禄丞不由得心怀忐忑,这份忐忑让他怒气更盛,且本能地把所有账都记载了赵晋头上。

    他咬牙切齿地叮嘱众人:“你们都给我记住今日的奇耻大辱!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,若不能快意恩仇,那跟做一条狗有什么区别?待我们将今日所受之辱禀明王上,王上必定为我们出此恶气!”

    众人无不一脸愤然地重重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吴军虽然没有战胜晋军的把握,杨延广也不能拿赵宁、黄远岱怎么样,但是派遣几名高手朝反抗军小股兵马下黑手泄愤,还是没什么问题的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城中有快马奔驰而来,眨眼靠近。

    “杨大人,殿下遣在下送各位回徐州,顺便见一见吴王。殿下说了,若是吴王有议和诚意,我们未尝不能考虑给你们一个机会。”黄远岱在马背上拱手,没有丝毫下马的意思。

    杨禄丞的一张脸立即涨成了茄子,都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。

    赵宁愿意和谈,吴国求之不得,而且还派了黄远岱过去,份量十足,他这一趟的任务完成得十分圆满。只是,这样的结果却是以他被打了两百军棍,受尽屈辱换来的,对他个人而言当真赚了吗?

    杨禄丞不知道他有没有赚。

    他只确认一件事:他这趟打恐怕是白挨了。为了议和大局,估计杨延广不会为他们出气。

    “先生此时还敢去徐州,就不怕会见到我大军中的军棍吗?!”杨禄丞实在是气不过,色厉内荏地威胁。

    黄远岱呵呵一笑,拍马直接走到了杨禄丞等人前面:“见到了便见到了,有什么好怕的?难不成那些军棍还会落在在下身上?”

    杨禄丞:“......”

    众吴国修行者恨得牙关都要咬碎,眼下却拿黄远岱毫无办法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他们不仅现在毫无办法,到了徐州也没有办法。

    黄远岱这个中原晋军头号军师,赵宁最为信任倚重的左膀右臂亲自到了徐州,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和谈诚意,杨延广立即让太傅王载带人迎接,礼数很是周到。

    他脑子给驴提了才会对黄远岱动粗。

    敢不给赵宁面子?眼下他有这个资格吗?除非他不想要吴军安然南撤,不想要吴国的江山社稷了。

    “小不忍则乱大谋,为了杨氏大业,你权且忍耐一番。你放心就是,只要大军安然南撤,今日你所受之辱,不出三两年,我必能为你百倍地向赵宁讨回来!”

    这是杨延广以族长的身份,亲口劝慰杨禄丞的话。

    杨禄丞低头表示理解,离开吴王行宫回到自己的宅邸,便紧闭大门不见任何人。事后听说,当夜宅子里抬出了好几具下人的尸体。

    当然,黄远岱虽然带着何谈的“诚意”到了徐州,杨延广也以礼相待了,但这并不代表真到了谈条件的时候,吴国就会唯唯诺诺。事实恰好相反,王载在跟黄远岱正式会晤之时,态度硬气得很。

    双方为了一点不那么紧要的条件,都会扯上大半天的皮。

    杨延广的算盘很明确,议和能成自然最好不过,议和不能成也不要紧——只要能为吴国大军争取到行动时间即可。

    黄远岱也是为了拖时间,故而还是一口咬定吴国必须是投降,双方绝非平等议和;吴王可以不到燕平去请罪,但三军将士得卸甲。

    “军械物资都得带上,军粮也不能丢弃!

    “这回我们劳师出征,没捞着多少实际好处,反倒是粮饷军械耗费无数,将士死伤惨重,国力耗损巨大。

    “回去之后仅仅是抚恤将士一项,就得是巨额钱财,国库压力非常之大。要是再丢了这些东西,来日置办起来不知还要花出去多少银子,这会极大拖延我们二度北进中原的时机!”

    黄远岱跟王载扯皮的时候,杨延广亲自统领大军南撤之事,面对杨德明这位实际主持撤军行动的统帅,他说出了这样一番话。

    在吴国君臣原本的打算中,大军这回南撤最重要的就是速度,必须迅捷如火,否则华,一旦反抗军大规模压上来咬住,那就是天大的麻烦。

    军械物资粮食财物这种东西,能带走的带走,不能带走的尽量销毁,实在没时间销毁的也要丢掉,绝不能让辎重队伍耽误了大军脚程。

    如今情况不同,既然赵宁愿意为了尽快支援河东而议和,他们多出了些许时日,那就不能不多考虑些东西,各地堆积如山的军械粮秣,都要尽可能带走。

    这很符合吴国一惯精于算计的行事风格,况且这也是为了吴国未来考虑,杨德明没有任何疑虑,接下命令之后就去做事。

    当然,身为大军统帅,杨德明不会为了辎重把大军困在原地,也不会为了粮秣军械耽误军队目标,凡事都是尽力而为,寻找平衡点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