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八十六章 坑爹的丈母娘
书迷正在阅读:荒野挑战:从征服大兴安岭开始、玄幻:契约双胞胎,我有万倍返还、鸿天神尊、抗战之最强军神、开局假太监,手持打龙鞭虐哭女帝!、穿书后被反派大佬们排队团宠、薄总他嗜妻如命、大明:开局一个军火库,天下全靠打、我被最想擁抱的男人給威脅了-高人與蠢太的SM生活、女配逆袭记
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,这句话用来形容李海洋来说是再合适也不过的。
虽然平时忙得连轴转,可即便是如此,也没有停下寻找商机的脚步。
在各地李海洋都安排了专人负责在当地了解情况,每个月还都提供一定的薪酬。
了解的情况也都是五花八门,有热门产品的销售情况,也有当地企业的结构布局和盈亏情况。
这些消息暂时看起来并没什么用,但实际上都是一些潜在的商机。
蓝村这个地方离琴岛市不远,坐火车的话也就两个小时,这还是当年的绿皮车跑得太慢,每小时不超过60公里造成的。
按照李海洋的推算,以后国家基础建设上去之后,高速公路很快就会出现。
到了那个时候,去蓝村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车程,算得上相当近了。
这里气候特殊,盛产一种高筋小麦,在全国也属于数得着的质量,只不过现在国家食品工业还不发达,销路并不好。
前一阵子有南方商人来到南村投资,办了一个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。
乡镇企业几年之后才能在国内遍地开花,但是80年代初就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尝试这条路了。
可惜的是这个南方商人没有财运,开办的企业入不敷出,已经濒临到破产的边缘。
据李海洋了解的信息,这个企业上马的就是方便面,连设备都弄好了,可惜产品定位太差,毫无竞争力可言。
最要命的就是蓝村周边消费能力不行,而在80年代初方便面算是高端食品了,群众购买力不强,自然也没销路。
尤其当年公路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四通八达,想要通过物流转运到外地更是难上加难。
这个南方商人也曾经想到销售到琴岛市,毕竟这是附近唯一一所大型城市了。
只可惜这个努力造成了更严重的亏损!原因还是产品缺乏竞争力,完全无法引起别人的购买欲望。
之所以李海洋知道这个消息,是因为当时和食品厂联合开发辣条的时候,就曾经在销售科见到过这个南方商人。
当时因为无暇顾及其他,双方只是留了联系方式,也没有再做深层次的交流。
但是李海洋不放过任何一点潜在的商机,回去之后便把该商人的联系方式记录下来,并做了备注,这次果然用上了。
李海洋兴致勃勃地说道:“蓝村这个地方盛产高筋小麦,小麦的质量相当好,据我所知,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。”
“这和当地日照时间和土质有关系,完全可以摆脱使用进口高筋粉这个弊端,成本可以压到很低。”
“再一个就是村里已经有成规模的企业,只不过现有的投资者撑不下去了,想要转手,价格肯定不高的。”
“我是这么想的,先去村里面把这事谈下来,签订长期的合同,获得真正的经营权,绝不能让村里在经营上做任何干涉。”
“然后就投入资金,改良产品的销售定位,按照我的估计,几个月就能见到效益!”
这话听起来是非常鼓舞人心,可是在座的全都是搞商业的,马上就听出这话里面有所隐患。
刘彩云第一个开了口,问道:“村里干涉经营?如果这个消息属实,那可是最大的隐患啊。”
这话说得真是一点也没错,当年之所以不少乡镇企业很快就干黄了,就是因为村里面对经营指手画脚。
这完全是外行指挥内行,凭着自己那一些浅薄的见识,对经营横加干涉。
如果赚钱了还好说,真要是经营遇到困难,村里面很多时候都是不讲理的,如果你不听人家的,就给来个断水断电。
再加上员工大多都是当地的村民,到时候给你来个里应外合,保证是干不下去。
刘彩云的话让大家更加冷静了下来,所有人都知道,乡镇企业之所以很难做大做强,这可是重要原因之一。
强龙难压地头蛇,就算是李海洋再怎么有能耐,可以没办法和土生土长的坐地户抗衡。
再加上这次是打着外商独资的名义,是张松鹤站在前台,李海洋也不敢暴露身份,是以一个手下代理人的姿态出现。
如此一来,不能用现有的身份压人,当地的村委会肯定态度更加得强硬,这事情其实是非常难办的。
林雪琴也不由得担心了起来,毕竟是自己家的事情,丈夫又忙的深川琴岛两边跑,现在又要开辟新的战场,实在是心疼。
想了想,林雪琴还是说道:“海洋啊,蓝村那边我倒认识一个人,是我妈的一个同事,只不过分开好多年了。”
“当初这人也在琴岛工作,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下放到农村,然后就在那边结婚生孩子了。”
“前几年听我妈说过,说嫁给了当地的村支书,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,你说这算不算是个门路啊?”
李海洋听了不由得眼前一亮,这可是个好消息,真要是能有这条人脉,那可省了太多的事儿了。
现在只是有一个意向,而且大家伙也都做了无条件地支持,如果不谨慎从事,那就是对所有人的不负责。
李海洋他们一边吃一边聊,说得都是企业规划发展的事情。
等到饭吃完了,李海洋把人送走之后,却把牛小山留了下来。
“小山,还得麻烦你送我们一趟,我想和雪琴回趟娘家,看看这条人脉能不能搭上,如果可以的话,那可是省不少麻烦。”
牛小山这人做事没二话,开车拉着林雪琴和李海洋不多时候就到了地方。
等敲开门之后,林雪琴的母亲一看是女儿女婿回来了,高兴得不得了。
这可不是女婿干临时工,女儿在接到糊纸盒的时候,这个势利眼的丈母娘现在热情得不得了。
林雪琴的母亲王淑芬今天正巧在家,跑前跑后端上茶水,拿来糖果,接过李海洋带来的礼物,笑得简直合不拢嘴。
林雪琴趁着这个机会,开口问道:“妈,我记得有个阿姨和你以前是同事,嫁到蓝村去了,还有联系吗?”
“当然有啊,那可是妈的好朋友,嫁给村支书了,没事就写信给我显摆呢!”王淑芬回道。
谁也想不到,全都怨王淑芬这种势利眼,这条所谓的人脉其实是个巨坑!轻歌若有无的重生八零:这个男人有点暖
虽然平时忙得连轴转,可即便是如此,也没有停下寻找商机的脚步。
在各地李海洋都安排了专人负责在当地了解情况,每个月还都提供一定的薪酬。
了解的情况也都是五花八门,有热门产品的销售情况,也有当地企业的结构布局和盈亏情况。
这些消息暂时看起来并没什么用,但实际上都是一些潜在的商机。
蓝村这个地方离琴岛市不远,坐火车的话也就两个小时,这还是当年的绿皮车跑得太慢,每小时不超过60公里造成的。
按照李海洋的推算,以后国家基础建设上去之后,高速公路很快就会出现。
到了那个时候,去蓝村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车程,算得上相当近了。
这里气候特殊,盛产一种高筋小麦,在全国也属于数得着的质量,只不过现在国家食品工业还不发达,销路并不好。
前一阵子有南方商人来到南村投资,办了一个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。
乡镇企业几年之后才能在国内遍地开花,但是80年代初就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尝试这条路了。
可惜的是这个南方商人没有财运,开办的企业入不敷出,已经濒临到破产的边缘。
据李海洋了解的信息,这个企业上马的就是方便面,连设备都弄好了,可惜产品定位太差,毫无竞争力可言。
最要命的就是蓝村周边消费能力不行,而在80年代初方便面算是高端食品了,群众购买力不强,自然也没销路。
尤其当年公路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四通八达,想要通过物流转运到外地更是难上加难。
这个南方商人也曾经想到销售到琴岛市,毕竟这是附近唯一一所大型城市了。
只可惜这个努力造成了更严重的亏损!原因还是产品缺乏竞争力,完全无法引起别人的购买欲望。
之所以李海洋知道这个消息,是因为当时和食品厂联合开发辣条的时候,就曾经在销售科见到过这个南方商人。
当时因为无暇顾及其他,双方只是留了联系方式,也没有再做深层次的交流。
但是李海洋不放过任何一点潜在的商机,回去之后便把该商人的联系方式记录下来,并做了备注,这次果然用上了。
李海洋兴致勃勃地说道:“蓝村这个地方盛产高筋小麦,小麦的质量相当好,据我所知,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。”
“这和当地日照时间和土质有关系,完全可以摆脱使用进口高筋粉这个弊端,成本可以压到很低。”
“再一个就是村里已经有成规模的企业,只不过现有的投资者撑不下去了,想要转手,价格肯定不高的。”
“我是这么想的,先去村里面把这事谈下来,签订长期的合同,获得真正的经营权,绝不能让村里在经营上做任何干涉。”
“然后就投入资金,改良产品的销售定位,按照我的估计,几个月就能见到效益!”
这话听起来是非常鼓舞人心,可是在座的全都是搞商业的,马上就听出这话里面有所隐患。
刘彩云第一个开了口,问道:“村里干涉经营?如果这个消息属实,那可是最大的隐患啊。”
这话说得真是一点也没错,当年之所以不少乡镇企业很快就干黄了,就是因为村里面对经营指手画脚。
这完全是外行指挥内行,凭着自己那一些浅薄的见识,对经营横加干涉。
如果赚钱了还好说,真要是经营遇到困难,村里面很多时候都是不讲理的,如果你不听人家的,就给来个断水断电。
再加上员工大多都是当地的村民,到时候给你来个里应外合,保证是干不下去。
刘彩云的话让大家更加冷静了下来,所有人都知道,乡镇企业之所以很难做大做强,这可是重要原因之一。
强龙难压地头蛇,就算是李海洋再怎么有能耐,可以没办法和土生土长的坐地户抗衡。
再加上这次是打着外商独资的名义,是张松鹤站在前台,李海洋也不敢暴露身份,是以一个手下代理人的姿态出现。
如此一来,不能用现有的身份压人,当地的村委会肯定态度更加得强硬,这事情其实是非常难办的。
林雪琴也不由得担心了起来,毕竟是自己家的事情,丈夫又忙的深川琴岛两边跑,现在又要开辟新的战场,实在是心疼。
想了想,林雪琴还是说道:“海洋啊,蓝村那边我倒认识一个人,是我妈的一个同事,只不过分开好多年了。”
“当初这人也在琴岛工作,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下放到农村,然后就在那边结婚生孩子了。”
“前几年听我妈说过,说嫁给了当地的村支书,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,你说这算不算是个门路啊?”
李海洋听了不由得眼前一亮,这可是个好消息,真要是能有这条人脉,那可省了太多的事儿了。
现在只是有一个意向,而且大家伙也都做了无条件地支持,如果不谨慎从事,那就是对所有人的不负责。
李海洋他们一边吃一边聊,说得都是企业规划发展的事情。
等到饭吃完了,李海洋把人送走之后,却把牛小山留了下来。
“小山,还得麻烦你送我们一趟,我想和雪琴回趟娘家,看看这条人脉能不能搭上,如果可以的话,那可是省不少麻烦。”
牛小山这人做事没二话,开车拉着林雪琴和李海洋不多时候就到了地方。
等敲开门之后,林雪琴的母亲一看是女儿女婿回来了,高兴得不得了。
这可不是女婿干临时工,女儿在接到糊纸盒的时候,这个势利眼的丈母娘现在热情得不得了。
林雪琴的母亲王淑芬今天正巧在家,跑前跑后端上茶水,拿来糖果,接过李海洋带来的礼物,笑得简直合不拢嘴。
林雪琴趁着这个机会,开口问道:“妈,我记得有个阿姨和你以前是同事,嫁到蓝村去了,还有联系吗?”
“当然有啊,那可是妈的好朋友,嫁给村支书了,没事就写信给我显摆呢!”王淑芬回道。
谁也想不到,全都怨王淑芬这种势利眼,这条所谓的人脉其实是个巨坑!轻歌若有无的重生八零:这个男人有点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