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书屋 - 经典小说 - 东宫四莳锦在线阅读 - 东宫四莳锦 第16节

东宫四莳锦 第16节

    崔小娘还欲再说点什么,对面的夏徜蓦然走到案前,对崔氏说了句:“母亲,儿子先来吧。”便利落地挥毫落纸。

    转眼夏徜就将清劲秀美的一行字交了上去,人又回到椅中。

    夏徜起了主子里的头,崔小娘倒是不再挑理了,正打算也起身过去,身侧倏忽响起的碎裂声却打断了她,紧跟着便是一声凄厉惊呼——

    众人的目光齐齐投去,内心皆是一颤!

    第22章 布局

    椅脚旁, 斗彩的仰钟杯已被摔成了几瓣,裂口锋锐。而玫瑰椅上的夏鸾容此刻面色惨白至极,额角沁出大颗大颗的汗珠儿, 嘴里不断发出痛楚,手抖得如在筛糠!

    她左手紧紧握着右腕, 用大力钳制来压制那火辣的痛感, 整个右手背上鲜红一片, 怵目惊心!茶水沿着她的指尖嘀嗒落下, 迤逦成行, 犹在冒着丝丝热气儿。

    “来人!快来人啊!赶紧去请府医来!”崔小娘歇斯底里地朝着门外疾呼。

    侯夫人孟氏眉头微皱,心说这么大个人了,怎地端杯茶也能烫伤成这样?但这些话仅可在心下腹诽, 说出来便显得不尽人情了。孟氏不动声色地同女儿交换了个眼神儿。

    夏莳锦心中又何尝没有猜测?早不摔晚不摔, 正巧卡在这节骨眼上,让人想不起疑都不成。不过她也不急在一时,没必要在这时显得咄咄逼人, 毕竟那手不是断了,只是烫伤, 该验证的迟早还得验证。

    府医很快就背着药箱赶来,先给夏鸾容涂了几层厚厚的药膏,而后拿干净的棉布将那只手层层包裹,好似桑蚕造茧一般。

    药膏清凉, 中和了几许热辣, 夏鸾容总算不再痛吟了,众人也算是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瞧着她那只蹄膀一样的手, 孟氏自也不再提写字一事,只道:“快回屋养着去吧, 这几日我会让厨房多炖些补品送过去。”

    夏鸾容忍着痛,艰难开口:“容儿谢过母亲……”

    孟氏颔了颔首。崔小娘也对侯爷和夫人行了告退礼,而后扶着女儿离开正堂。

    屋里一时没了外人,孟氏也不再拘着颜面:“依我看四丫头这分明是心虚了,想用苦rou计躲过这一关去。”

    夏罡握着茶碗的手在案上猛地一镇,碗盖发出喀嚓几声刺耳的响。他虽免不得心疼一下夏鸾容,可方才那出戏演得属实太假,到底是气恼大过了疼惜。

    再说嫡庶有别,他再疼爱夏鸾容,也始终绕不过他的宝贝囡囡去。

    是以看向夏莳锦时,他这个做父亲的目光里杂糅着些许愧疚,立誓一般安抚道:“囡囡放心,那个内贼不管是谁,这府里往后定是容不下他了。就算躲得了初一,也躲不过十五,爹定会还你一个公道!”

    家本就是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地方,若是有人生了外心,联和外人中伤自己的家人,搅得家宅不宁,他必是纵容不得的。

    夏莳锦对着父亲展露出个笑颜。其实今日她并不算毫无收获,刚刚夏鸾容的举动无异于不打自招了,于她而言事情倒是变明朗了许多,接下来只需在夏鸾容身上求证一些事情便可。

    其实这些年她对夏鸾容这个庶妹虽不算亲近,但也不至于厌烦,不过那些事若真是夏鸾容做的,她倒也不觉意外。说来也怪,她姐妹二人间明明从未有过冲突,甚至夏鸾容不曾顶撞过她一句,可她就是莫名觉得夏鸾容有两幅面孔,让她心中生出防备。

    这厢崔小娘和月桂正一左一右地搀着夏鸾容往琵琶院去,行至廊上,崔小娘回头瞧了瞧,见附近并无人,便压低声量迫不及待地问:“容儿,他们要找的那人莫不是你?”

    不然她委实想不通女儿怎会被一杯茶水伤至这般。

    夏鸾容横了月桂一眼,那丫鬟便应景识趣地退后几步,夏鸾容这才满脸疑惑地反问崔小娘:“难道不是阿娘?”

    “容儿……你在说什么?”崔小娘不由驻了足,怔然地望着女儿,不解她为何如此说。

    “上回我亲眼看见阿娘写信,信中便提及了三jiejie并未去洛阳,而是去杞县嫁人之事。刚刚在前堂阿娘又百般抗拒写那几个字,难道不是怕xiele底?”

    崔小娘略一回想,便想起是怎么一回事了,无奈解释:“那只是寄与你舅舅的家书,不过随口提起,与此事根本无关。”正说着,她脑中轰然一炸,脸色随即刷白:“容儿你刚刚弄伤自己,难道就是为了这个?”

    夏鸾容委屈地瘪了瘪嘴,点头的瞬间金豆子直往下掉:“我还当她们要找的人是阿娘……这下岂不是白伤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坏了,这下坏了!你这一闹反而弄巧成拙,不是咱们也变成咱们了。”崔小娘急得原地打转。方才她是只顾着女儿,根本未想旁的,如今冷静下来稍一琢磨,刚才那不就是妥妥的不打自招。

    “那怎么办?阿娘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,咱们也写!”

    崔小娘垂眼瞥了眼女儿的手:“这还如何写得,便是写了也不能作数。”

    “那、那至少也要将态度摆出来,手总有好的一日,总能自证清白!”

    崔小娘觉得这话有道理,于是又和月桂一左一右扶着夏鸾容回了正堂,原是想向侯爷解释,可侯爷已然不在堂内,仅孟氏母女在吃茶说话。

    见崔小娘去而复返,孟氏疑惑:“还有什么事?”

    崔小娘心知这个“内贼”的罪名意味着什么,不仅会被侯爷问责,弄不好还要牵连进太子那桩行刺案里,连卫国公府都保不住乐安县主,她一个侯府的偏房又岂能落好下场?

    于是也不矜着,直言道:“夫人,刚刚容儿烫伤了手,贫妾只顾心焦,却是在离开后才想起若我们娘俩就这么走了,岂不是会落下旁人的猜疑?故而贫妾折返,还是想先把那几个字写完自证清白。”

    说完便主动上前,提笔就写,转眼将写好的纸双手呈到孟氏手里。

    孟氏转头看了眼女儿,并将纸转给她看,意思是让她来拿主意。

    夏莳锦随意瞥了眼崔小娘的字迹,便又将目光落回到崔小娘和夏鸾容身上。良久,笑了笑:“姨娘的字我已看过,当是没什么问题,可是四meimei的手都伤成这样了,即便强行写也是写不出平日的水准来,倒不如先回去将养。”

    “三jiejie,这里有!”夏鸾容等的便是她这句话,一边说着,一边从月桂手里接过一沓宣纸,摆在孟氏和夏莳锦中间的高案上,“这都是我平日习字时的笔迹,长久积累,最是做不得假,虽没杞县,但洛阳和jiejie的名讳都曾拿来练习,若有问题足够看出端倪来了。”

    这是刚刚决定回来时,夏鸾容让月桂跑回琵琶院取的。

    夏莳锦并不急于去证实,目光在夏鸾容的脸上停留了一会儿,才漫不经心拿起那些纸张。水葱似的细脂随意翻动了下,果见其中有不少“洛阳”和自己的名讳。

    洛阳二字存在于不少诗词歌赋中,夏鸾容在誊写时带到一点也不稀奇,可自己的名讳也赫然夹在这些纸张里,就显得有些诡异。她倒不知这位平时说话不多的四meimei,日常是如此惦记自己的。

    夏莳锦将纸张放下,笑吟吟看着夏鸾容:“行了,我留着慢慢看,四meimei还是快些回去养着吧,莫再四下走动。”

    没当场从夏莳锦口中得来清白,夏鸾容总是有些不安,临走时又回头丢下句:“待容儿伤好一些,便来当着母亲和三jiejie的面当场写一张。”

    孟氏和夏莳锦只慈和地笑笑,劝她暂时不要多想这些,快些回去休息。

    待人走了,孟氏忧心忡忡地侧过头来对女儿道:“这回母亲倒瞧着不似她们了。”

    夏莳锦也暗暗叹了口气,茫然若失:“我也瞧着不像了,看来这条刚刚明朗些的线,又断了。”

    在花厅用完了午饭,夏莳锦便在前院的秋千架上坐着,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晃。

    薰风微拂,送来酸中带甜的杏子果香,她目光没有焦距地落在前方,瞧着好似在发呆,可心思却活络着呢,正在从一团缭乱中拨丝抽茧。

    她记得父亲说过,官员在审案时不能夹杂任何的私人情感,因为一切被情感左右的判断,都是不明智不客观的。于是她也尝试屏去情感这一项,将自己抽身至局外,分析当下的局面。

    今日举凡当场写过字的人,她都基本断定不是那个内贼。因为一个人即便再擅长伪装,也不会淡定地将可视为证据的东西亲笔写下来交出去,这不啻于自掘坟墓。

    那么不管她愿不愿意相信,以种种理由没在当场写字的,才是眼下最值得怀疑的。

    伤了手的夏鸾容,卧病并自称不识字的慧嬷嬷。

    是谁呢?

    若是出于个人情感,夏莳锦更希望那个人不是慧嬷嬷,慧嬷嬷十数年来对自己的疼爱作不得假,母亲更是因着外祖母的早逝,一直视慧嬷嬷这个乳母如亲娘。

    慧嬷嬷虽在名义上是侯府的下人,可在情感上却远不是一个不亲不近的庶妹可以比的。

    夏莳锦正细细思忖间,倏忽有个蹒跚身影闯入视野,展眼看去,原来是阿兄院里的小厮玉和。

    玉和身后的背篓里和怀里都塞满了卷轴,一会儿这个掉,一会儿那个掉,竟让个猿臂蜂腰的年轻男儿有些左支右绌。

    “这是要做什么?”夏莳锦停了秋千,纳罕问道。

    玉和甫一朝她行礼,便又掉了两卷,其中一卷还滚到了夏莳锦的脚边。她俯身拾起,展开看了看,一双桃花眸子霎时清光灼灼:“李昭道的《明皇幸蜀图》?”

    她怎不记得府中还有这等收藏,再说如此潦草地对待,属实是对惊世之作的大不敬!

    “回小娘子,这只是赝品,是大郎君早年临仿的名家画作,隔一阵子便要拿出来晒一晒,免得受潮。您瞧,这里还有好多呢!”玉和抖了抖肩膀,示意身后满满的竹篓。

    “哦,难怪。”淡淡失落之余,夏莳锦笑了笑,掩盖面上的微窘。果真是她粗心了,竟连真迹和赝品都没分辨出来,得亏只是自府上的小厮看到,若被旁人看到了,必要闹出笑话来,只怕往后她就要和那绣花枕头齐名了。

    夏莳锦将画卷好还回,待玉和抱着画退下后,她唇边的笑意却是渐渐僵住。

    她与夏徜如此亲近,竟不知他闲时还颇爱临仿名画,且一般擅长临画之人,也必然擅长临字。

    这么说起来,夏徜的字迹应当是多变的……

    这个推测叫夏莳锦心头骤缩了下,难道可疑名单里又要再添一位至亲?

    血脉相通的庶妹、待自己如同亲外祖母的嬷嬷、打小一起长大的阿兄……此刻夏莳锦莫名感觉自己似一张雕弓,弓弦紧紧绷着,迎风呜咽绵长,连舌根儿都微微泛着涩苦。

    为了求证此事,夏莳锦特意去了一趟听风阁,听风阁正是夏徜所居的院子。

    其实两年前阖家迁来东京时,是夏徜先想到倚竹轩这个名,奈何夏莳锦在他面前无赖惯了,捡了现成的便自己用起,让他再另想一个。

    夏徜不情愿,便言小姑娘该当以花景为名,用竹不合适。夏莳锦却也善辩,当即吟了一句“倚竹佳人翠袖长,天寒犹著薄罗裳”,令得夏徜再无话可说。

    既然拿meimei一点办法也没有,夏徜干脆道:“你去倚竹,我便听风好了,倚竹听风咱们兄妹各得其乐!”

    听风阁确实是个聆听风声的好地方,夏徜沿墙种了密密稠稠的几排潇湘竹,风碎梧竹,簌簌作响。若阖眼细听,恍如置身松茂耸翠的林野间,颇得野趣。

    不似夏莳锦这个叶公好龙的,只博了个“倚竹”的雅名,院中却根本找不见一根竹子。

    夏莳锦甫一迈入小院,便有小厮朝她行礼,转头要去向夏徜通报,夏莳锦竖了个食指在唇边,而后摆了摆手,示意他该干麻干麻去,自己进去找夏徜便是。

    因着夏莳锦往日也时不时会来,听风阁的小厮自不会防备什么,老实退下。夏莳锦则自顾自地往书房走去。

    夏徜文辞具博,能当上太子伴读凭得可不是祖上荫封,是以只要不外出且不是睡觉的时辰,他多半都是待在书房里。以往夏莳锦来找他玩儿总是一找一个准儿,可这一回却是扑了个空。

    陈设简洁雅致的书房里空空的,没有人在。早知她刚刚就顺口问那小厮一句,阿兄在做什么了。

    不过人不在有人不在的好处,行事也就更方便一些,是以夏莳锦匆匆将门关了,走到书案前,在高高堆叠的一摞名人法贴间翻寻。

    最后她挑出几张铺在书案上仔细对照,发现夏徜的确是临了不少名家的字迹。这些虽不能判定什么,但至少能证明他晌午写的那张纸根本就没什么意义,字迹变化于他而言不过是信手拈来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夏徜自然也就同夏鸾容和慧嬷嬷一样,正式成为嫌疑者之一。这个结果已足够叫夏莳锦难过,单是想想有这种可能,她的心就跟破了个洞一般。

    阿兄虽刚刚出卖过她一回,可那只是为了促成她与段禛一同游湖,换了别家姑娘兴许还会感谢自家兄长的撮合,毕竟阿兄不知她至今还很抗拒段禛。

    这跟贺良卿那种实际意义上的出卖不可同日而语,她气归气,却远远谈不上心寒。

    可若一直向外泄漏她阴私和踪迹,并将那张典妻书交予外人的也是阿兄……夏莳锦仅是简单设想一下,便觉毛骨悚然,一股寒意从心底漫上来,她咬了咬唇。

    算了,总归她想来求证的事已得到了结果,余下的也很快就会揭晓了。

    夏莳锦转身打算先回去,却恍然被身后某个不应存在的巨大物体骇了一大跳!惊呼一声的同时,人也本能地向回退去,躞蹀两步突然就被什么跘了下,屁股重重砸进一张圈椅里!

    “阿、阿兄……你怎会在这儿……”

    夏徜如玉峰般岿然端立在夏莳锦的眼前,而夏莳锦却因惊慌委顿在了椅中,登时比他矮了半个身子。仰望之下,他如一截城墙,她的心虚也就更甚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眼前的夏徜也不似平时衣冠齐整,犹未干透的乌发如黑瀑般倾泻在身上,将凉爽的青衫沁出了一大片湿意。夏莳锦倒是明白了,他刚刚原是去沐浴了。

    这倒也难怪,夏日渐深,是有些叫人无端生燥。

    夏徜提了下眉,又故作好奇的往四周睃巡一圈,最后目光落回夏莳锦的身上:“这好似是我的书房。”

    她自然明白,可她却不知他是何时进来的。但稍一琢磨,便猜应当是在她翻找得正起劲儿时,不然她不至于听不到开门的动静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她刚刚做的一切,他都默默看在眼里,却未出声制止……

    夏莳锦拢了拢眉,她印象中一直磊落坦荡的那个阿兄,何时变得如此鬼祟了?不觉间她也找回几许立场,清了清嗓子,正色道:“阿兄的书房我又不是没来过,你我兄妹间何时有私闯越逾那些无聊规矩了?”

    说罢,她便从椅中起身,似是极不习惯这种仰人鼻息的压迫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