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宅书屋 - 经典小说 -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[八零]在线阅读 -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[八零] 第431节

别问我谁是迪斯科[八零] 第431节

    独奏会名字挺能蹭热度的,取名叫“迎港岛回归,狄谨言钢琴独奏音乐会”。

    于童将家里的亲戚朋友,教过狄嘀嘀的老师,以及一些业内知名人士都请了过来。

    家长们对外统一口径,只说是想为孩子的学习作一个阶段性总结,向老师们做一次汇报。

    实则是想跟人家显摆显摆自家孩子有多优秀,刚到手的第一名还是能拿出来吹一波的。

    狄嘀嘀高水准地独奏了六十分钟,狄思科举摄像机的手臂都酸了,他闺女却半点不知疲惫,还在台上摇头晃脑呢。

    最后一曲,她请自己的小弟上台,姐弟俩来了一段钢琴和小提琴的合奏,得到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后,才心满意足地鞠躬谢幕。

    狄嘀嘀提着小裙子跑下台,不太尽兴地问:“mama,港岛什么时候回归啊?等它回归以后,我再开一个庆祝港岛回归独奏会!”

    “想办第二场啊?那你自己出钱办吧!”

    这场独奏会的门票都是赠票。

    于童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,还是头一回做亏本儿买卖呢!

    狄嘀嘀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两件大事,人生第一次参加钢琴比赛,又第一次举办了独奏会。

    行程全部结束以后,她跟弟弟躺在沙发上,一边吃冰淇淋一边看动画片。

    委实在家放纵了好几天,直到6月30号,港岛正式回归前一天,他俩终于将眼睛从动画片上移开,要跟父母一起出门了。

    今晚在广场上有迎回归倒计时活动,首都十万群众要在那里一起迎接7月1号零点零时的到来。

    像这种见证历史的重要时刻,老狄家当然是要积极参与的,下午还不到四点就开着车往广场上出发了。

    因着是十万人的大型活动,几乎全程都在堵车,等他们好不容易将车蹭过去的时候,已经快七点了。

    于童刚抱怨了一句“以后遇上这种大型活动,最好坐地铁”,狄思科那边的电话就突兀地响了起来。

    电话里传来三哥慌慌张张的声音,“老五,你三嫂要生了!”

    狄思科问清了在哪家医院,就赶忙说:“哎,哥,你别着急啊,我们马上就过去!你在医院陪嫂子吧,其他人我帮你通知!”

    挂了电话便扭头跟母子三人说:“倒计时活动咱就别看了,先去看看三嫂吧。”

    于童催促道:“快开车,咱妈在剧组呢,肯定赶不过去,咱们先去医院守着,要是有什么事,婆家也算有个帮手。”

    狄思科负责开车,她就给其他人打电话,大哥家的座机没人接,估计也上街参加活动了。

    给大嫂的传呼机留了口信后,又通知了二哥二嫂。

    至于四哥和小六,一个在单位值班,另一个在天上飞,都指望不上。

    于童想了想,也给苏晓的jiejie苏昕打了电话。

    车子走走停停赶到医院的时候,已经九点多了。

    三哥跟个木头桩子似的,一个人傻不愣登地坐在产房外面。

    于童问:“嫂子进去多久了?”

    “一个多小时了。”三哥的手还有点抖,总算是见到了亲人,絮絮叨叨地说,“我俩还想看回归的交接仪式呢,她催我出去买点下酒菜,看电视的时候吃,我不敢走太远,只在胡同口买了点啤酒和凉拌菜,再回去的时候,她就捂着肚子在床上哼哼了……”

    来医院的路太堵了,最后那一段路还是他把人抱过来的。

    “生孩子都这样,”于童宽慰道,“只要没摔着碰着,就没问题,三哥你别担心。”

    她当年生狄嘀嘀和狄嘀嗒的时候,硬是拖了一个礼拜呢。

    狄嘀嘀也挨着三伯安慰: “三伯你别担心了,咱家呱呱肯定会顺利出生的!”

    一家四口陪着三哥在外面等着,没过多久二哥两口子和苏昕也来了。

    一大群人等在产房外面。

    走廊的另一头,有患者家属用收音机收听港岛回归的实况转播。

    大家一边听收音机里的动静,一边分心关注产房。

    狄嘀嘀和狄嘀嗒靠在一起,困得直打瞌睡时,终于听到收音机里传出了倒计时的声音,“十,九,八,七……”

    随着零点钟声响起的,还有国歌激昂的旋律。

    狄嘀嘀拉着弟弟,跳起来欢呼了一声,“港岛回归啦!”

    尽管大家已经等得十分疲乏了,产房外面还是响起了一阵掌声。

    小护士们笑着过来提醒,“产房外要保持安静啊!”

    大家都眉开眼笑地答应着,而后等了又有一刻钟左右。

    产房的大门被推开,护士出来通报,苏晓生了,母女平安!

    一群人赶紧围上去,有问孩子的,还有问产妇的。

    狄嘀嘀和狄嘀嗒困得迷迷糊糊,中途不知被谁抱到三伯母隔壁的病床上睡了一宿。

    再次醒来时,外面天色已经大亮了。

    俩孩子坐在床上迷瞪了一会儿,听到门外有爸爸的声音,就趿拉着鞋走出了病房。

    狄思科和三哥正在应付记者。

    据说他们家这个孩子是港岛回归后,在北京出生的第一个孩子。

    记者想采访一下孩子家属。

    三哥现在就是一个傻爸爸,困了一宿还迷迷糊糊的,人家问了什么,他根本就没听清。

    全程都是狄思科帮忙应付的。

    “孩子的名字要由长辈来取,暂时还不方便透露。”

    记者不死心地问:“小名呢,有没有小名?”

    狄嘀嘀代为发言,“我meimei叫狄呱呱,顶呱呱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记者: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狄嘀嗒补充道,“或者叫庆归,庆祝港岛回归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第208章

    双胞胎长到这么大, 一直是家里最小的孩子。

    无论在老狄家还是老于家,他俩都是年龄垫底的。

    三伯家的meimei出生,让狄嘀嘀和狄嘀嗒高兴得直冒泡。

    听到病房里有婴儿的哭声, 俩人便没心思应付记者了, 跟记者阿姨说了声拜拜, 就轻手轻脚地蹭到了三伯母的床边,隔着半米远观察小meimei。

    苏晓已经被女儿吵醒了, 正对着小婴儿手足无措。

    见状, 狄嘀嗒拔腿就往外跑,让三伯进来帮忙。

    狄嘀嘀则小声解释说:“三伯母,外面来了记者阿姨,在采访我三伯呢。我mama回家取早饭了,二伯母去上班了, 大伯他们还不知道小meimei出生呢,我奶奶在片场已经收到消息了,马上就赶过来。我佳佳jiejie、有礼哥哥和嘟嘟jiejie要期末考试,不过我大哥好像要从军校回来了……”

    狄思科送走记者, 跟着三哥进来时, 就听到了他闺女这一通认真又语无伦次的絮叨。

    他在女儿头毛上摸了摸,“行了, 你去床上再躺会儿,等mama来了,我送你们回家去。”

    郭美凤退休以后,常跟二舅妈念叨年轻时的事。

    能被她记一辈子的,在她心里绝对是大事了, 其中一个就是她当年在医院生完大哥,被饿醒以后发现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。

    老狄趁着她睡着的工夫, 回家报喜去了,但狄家人以不能旷工为由,谁也没来医院看一眼。

    隔壁的产妇被婆婆伺候着喝鸡汤,郭美凤刚生完孩子,躺在病床上被饿得抹眼泪。

    狄家没分家的时候,工资要交到父母手里,老狄从老娘那里拿到的营养费,只够让媳妇在医院喝几天小米粥。

    后来还是听到消息的姥姥,带着炖好的鸡汤和两条鲫鱼从农村赶过来,算是让郭美凤吃上了一口好的。

    月子里的仇,郭美凤记了一辈子,每次提起来都很伤心,说她与狄家老两口处不好关系,不是没原因的。

    狄嘀嘀和狄嘀嗒跟奶奶生活在一起,这样的话听得多了,自然也就记在了心里。

    刚才三伯母醒来时,身边没有亲人,狄嘀嘀怕她误会家人不重视她,赶忙将所有人的行踪和缺席原因都汇报了一遍。

    苏晓本来还在手忙脚乱地哄孩子,又被她絮叨地直想笑,不由问:“你要不要摸摸呱呱的小手,她小手可软了。”

    狄嘀嘀纠结了几秒,还是摆手说:“我看看就行了,等小meimei长大一点我再摸她。”

    他们昨天来医院的路上就被mama叮嘱过了,不许乱摸刚出生的小宝宝。

    这会儿孩子已经被三哥抱进了怀里,他抱过这么多侄子侄女早就有经验了,抱自己亲闺女的动作相当娴熟。

    一边哄孩子一边跟苏晓透露:“咱家呱呱是港岛回归后,北京的第一个新生儿,刚才记者同志都来了。”

    苏晓脸上闪过惊讶,“记者来干嘛啊?问什么了?”

    “就是来采访呗,问问取了什么名字之类的,咱爸那边还没取好大名呢,我们先把呱呱的小名告诉记者了。”

    狄嘀嘀邀功道:“三伯母,我弟弟想给呱呱改名叫庆归,我觉得不好听,像小男孩的名字,就没让记者阿姨记下来。”

    苏晓默念了几遍庆归,确实挺有意义的,但没有呱呱顺口,他们已经喊了好几个月的呱呱,她暂时不打算改小名,先看孩子姥爷给取了什么大名吧。

    几人围着新出生的小婴儿看新鲜,没多久病房里就热闹了,娘家婆家的人都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于童将早饭送来后,一直在医院陪到下午,临走前,当着苏mama的面,将一个厚厚的信封交给了三哥。

    三哥一摸厚度就知道数额不少,赶紧将钱推了回去,生孩子可没有随这么多礼的。

    当年狄嘀嘀和狄嘀嗒出生,他可一分钱都没出,只是帮忙跑跑腿而已。

    于童重新将信封放进三哥手里说:“这钱是咱妈给的,老太太在片场赶进度,一时半刻回不来。今早听说小孙女出生了,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询问情况。”

    “我早就知道她当女主角了,”三哥无所谓地说,“让咱妈忙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跟大嫂的月子都是咱妈伺候的,这次咱妈不能来,她心里还挺过意不去的,嘱咐我先给你送一万块钱,嫂子需要什么,你别怕花钱,给嫂子和孩子用最好的。”于童望向苏晓的mama,客气道,“这段时间就得麻烦亲家大娘费心了。”

    苏mama热情又爽朗地笑:“我退休以后没什么事,正好有时间照顾苏晓和孩子,让亲家母放心拍戏吧,我也爱看郭老师的电视剧。”

    等到女婿去送客的时候,苏mama小声跟女儿说:“你这个婆婆还行,不能出力,还知道出钱。”

    “我婆婆本来就挺好的,不拍戏的时候,总给我送吃的。”

    苏mama满意地在孙女的包被上拍了拍,她家这个女婿就是工薪阶层,没什么太大出息,但家里的亲戚都能借得上力,也算不错了。